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 美国《政治报》网站6月29日刊登题为《特朗普不让其他国家在贸易谈判中斩获重大“胜利”,而这可能导致双方皆输》的文章,作者是丹尼尔·德斯罗彻斯和梅甘·梅瑟利。文章摘译如下:
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本应是特朗普总统4月初向数十个贸易伙伴发起“对等关税”攻势后取得的首批胜利之一。然而,尽管美国政府两个多月来一直承诺协议即将达成,但双方仍在艰难推进谈判以最终敲定协议。
两名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华盛顿和新德里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基础上持续取得进展,预计更全面的协议可能在秋季晚些时候达成。然而,白宫要求“开放印度市场”,并试图将谈判与该地区棘手的地缘政治问题挂钩,使得印度总理莫迪的政府更难向国内民众推销该协议。
这凸显出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的策略是如何让即使是友好的外国政府也难以达成协议的。
印度前驻联合国大使赛义德·阿克巴尔丁说:“没有什么比政府被外国领导人霸凌的说法更能激怒印度人的。本来是双赢的贸易协议现在有可能被反对者描绘成‘进贡’,而非伙伴关系。”
印度是最早一批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双方于2月启动谈判,当时特朗普开始公布其重塑全球贸易的宏大议程。谈判代表已就部分农业问题、能源采购和非关税壁垒达成协议,促使白宫乐观预测协议即将达成。
然而,知情人士称,由于特朗普政府要求在印度降低贸易壁垒的同时美国只放弃部分新征关税作为回报,所以正式签署协议仍困难重重。
对于白宫而言,不算与中国的关税战“停火”,印度将成为第二个同意关税协议的国家。任何协议都必须有助于证明政府的主张,即特朗普的高关税确实有助于为美国产品打开新市场,同时保护了美国市场。
总统多次将今年春季促成印巴和平归功于自己,这让问题复杂化。印度长期坚称在涉及巴基斯坦的问题上不接受任何调解。
特朗普本周多次犯下这个外交失误,包括在荷兰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加上他最近决定在白宫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可能使印度政府更难向民众推销贸易协议。
阿克巴尔丁说:“特朗普的言论已经给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注入了不信任和怀疑。他越重复自己的主张,未来的美印贸易协议就越像是胁迫而非合作。”
美国-印度战略伙伴关系论坛主席穆凯什·阿吉说:“无论印度现政府做什么,都会被视为向特朗普总统的要求投降。因此他们处于两难境地。”
白宫将关税视为压榨外国、迫使外国让步的工具——无论是在贸易问题还是在其他大量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上。但美国没有理解或者根本不在乎贸易伙伴的国内政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谈判,而这些政治因素最终可能压倒美国所能施加的经济威胁。
与韩国的谈判因该国在看守政府领导下选举新领导人而陷入停滞。与日本的谈判因特朗普政府要求东京增加国防开支并坚持维持25%的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而受阻。欧盟领导人则对美国攻击欧洲增值税的做法表示反对。(编译/涂颀)
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盛康配资.配资手机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